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基本要求、开放条件、安全管理、服务管理、设施维护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管理与服务。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he Opening of School Sports Venues to the Public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DB3301/T 0193-2018)是一项针对杭州市地方的管理规范,旨在确保中小学校在对外开放体育场地时能够保障安全、有序地开展活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这意味着任何开放行为都必须以不危及学生及其他使用者的安全为前提。例如,在第4.1条中强调了开放前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这要求学校不仅要对场地设施本身进行检查维护,还要考虑到天气状况、人流密度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其次,关于开放对象与时间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根据第5.1条,开放对象一般限定于周边社区居民及单位职工等特定群体,且不得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开放时间通常安排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并严格控制每日开放时段,避免长时间占用造成资源紧张。此外,第5.2条规定了开放过程中需要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告知开放范围、时间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公众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再者,安全管理措施是本标准的一大重点内容。按照第6章的要求,学校应当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持,并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实现全程记录。对于一些高风险项目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则建议增设防护网或围栏防止意外发生。另外,还需建立健全访客登记制度,确保每位进入场地的人都能被有效追踪。
最后,服务质量和持续改进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第7章提到,学校应定期收集社会各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开放流程和服务水平。比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开放策略;也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学校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校园内外环境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