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旱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番茄的旱作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omato Rainf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1T 4-2020《番茄旱作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农业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番茄在干旱地区的种植管理。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规程指出,选择地块时应优先考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且前茬作物为非茄科的耕地。土壤pH值宜控制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整地时需深耕25cm以上,并结合施用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kg或商品有机肥200kg,同时配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
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番茄品种。种子处理上要求使用温水浸泡6~8小时后晾干播种,或者采用机械破壳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栽培方式
规程提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这不仅能有效保持土壤湿度,还能显著提高产量。定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500~3000株,行距50cm,株距40cm。定植时要确保幼苗根系完整,覆土适度。
水分管理
由于是旱作生产,水分管理尤为重要。规程建议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每次灌溉量不宜过多,以湿润表土下20cm为宜。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溉。
施肥技术
施肥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除了前期的基肥外,在第一穗果坐稳后应及时追施尿素10kg/亩,促进果实发育。进入盛果期后,可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减少氮肥用量,防止徒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规程强调定期巡查田间状况,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基数。化学防治时要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置,避免过量用药造成药害。
收获与贮藏
当果实充分膨大、色泽正常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收获后的番茄应尽快入库,库房温度维持在1~5℃,相对湿度85%左右,以延长保鲜期。
以上是对DB1401T 4-2020《番茄旱作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