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益性生态公墓的选址、规划、建设、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公益性生态公墓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Welfare Ecological Cemet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管理规范》(DB3301/T 0271-2018)是一项专门针对杭州地区公益性生态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标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公益性生态公墓应选择在地势较高且向阳的地方,同时要远离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居民集中居住区等敏感区域。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公墓环境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保障民众生活安全。
二、规划布局
根据标准要求,公墓内应当合理划分功能区,包括祭祀区、安葬区以及绿化休闲区等。其中,安葬区需采用树葬、花坛葬等形式,以减少土地占用。此外还强调了无障碍设施设置的重要性,以便于行动不便者使用。
三、设施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道路宽度不得小于3米;每个墓位占地面积不得超过0.5平方米;并要求安装监控摄像头实现全覆盖等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
四、运营管理
在日常运营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位逝者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开展卫生清洁工作。同时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环境保护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并且禁止使用含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另外还提倡种植本地树种增加绿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
六、人员培训
最后,本标准还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建议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技术交流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以上内容只是该规范中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地方性技术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