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米仓山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标识、包装、贮存和运输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米仓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米仓山茶。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Michuangsh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8T21—2020《地理标志产品 米仓山茶加工技术规程》是关于米仓山茶加工的一套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米仓山茶的原料应选用产地范围内生长良好、无污染的茶树鲜叶。具体来说,采摘时间应在春季,且要求芽头饱满、叶片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茶叶的基本品质,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工环境
加工环境需符合GB/T 30687的要求,即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污染。生产车间应配备必要的通风设施和温湿度控制设备,以维持适宜的加工条件。此外,加工人员需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初制加工
初制加工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主要步骤。其中,杀青是关键环节,要求温度控制在200℃至220℃之间,时间为1.5至2分钟,以破坏酶活性并保持茶叶色泽翠绿。揉捻则需根据茶叶种类调整压力和时间,通常采用轻-重-轻的方式,使茶叶成条率高且不失其自然形态。干燥阶段采用低温慢烘,温度不超过80℃,直至含水量降至5%左右,以延长保存期。
精制加工
精制加工主要包括筛分、风选、拣剔等工序。筛分是为了去除粗细不均的茶叶,保证成品的一致性;风选则是利用风力将轻飘杂质除去;拣剔则是人工或机械挑选出不符合规格的茶叶。通过这些工序,可以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纯净度和品质。
质量检验
成品茶的质量检验需按照NY/T 288的规定执行,包括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检测两部分。感官审评主要从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理化指标则包括水分含量、水浸出物含量等。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时,才能判定为合格产品。
以上是对DB5108T21—2020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这些规定不仅规范了米仓山茶的加工流程,也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