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麻设施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种质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天麻的设施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8T22—2020《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天麻设施化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设施化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控制环境条件进行天麻种植的方式。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于环境要求,标准规定栽培场地应选择在海拔800-1600米之间,土壤pH值为5.5-6.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3%。这些指标确保了天麻生长所需的土壤酸碱度和养分条件。
在种麻的选择与处理上,标准强调使用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一年生白麻或米麻作为种麻,并要求在播种前用75%酒精浸泡3分钟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措施有效预防了病害的发生。
对于栽培基质的要求,标准提出应采用腐殖土、沙壤土和锯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其中腐殖土占40%,沙壤土占40%,锯末占20%。这样的配比既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栽培管理中,标准特别提到要保持棚内温度在15-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并定期通风换气。此外,还要求每平方米布设喷淋头不少于3个,以确保水分均匀分布。
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和生物方法如释放赤眼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同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最后,在采收环节,标准建议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进行采收,此时天麻块茎肥大且品质最佳。采收后需及时分级包装,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以上是对DB5108T22—2020《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天麻种植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