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豆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绿豆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ung Bean Mechaniz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767—2020 绿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黑龙江省绿豆机械化生产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播种环节:标准规定播种应在5月上旬至中旬进行,当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4厘米之间,确保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发芽。每亩播种量为2.5-3公斤,行距设定为40-50厘米。
2. 田间管理:在绿豆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田间的杂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杂草。灌溉方面,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适量地补充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充足的灌溉量。此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需立即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进行处理。
3. 收获时机:标准指出,绿豆的最佳收获时期是植株大部分叶片脱落、豆荚变黄且部分开裂的时候。此时收获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机械收割时应注意调整割台高度,避免损伤植株或造成籽粒损失。
4. 存储条件:收获后的绿豆应尽快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通常为12%以下),然后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地方。储藏期间要防止鼠害和其他生物侵害,同时定期检查库存状况,确保绿豆质量不受影响。
这些条文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储存,全面覆盖了绿豆机械化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遵循此标准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