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要求、人员配备、装备配置、日常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ini fire stations in resettlement communiti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relocation - Part 8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553.8-2020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第8部分: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是贵州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提升这些社区的消防安全水平。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微型消防站的基本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微型消防站的位置设置应便于快速响应火灾事故,通常设在社区内交通便利且靠近主要道路的地方。同时,微型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20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储物柜以存放消防器材。此外,微型消防站需保持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立即出动。
消防器材配置
微型消防站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包括但不限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以及水带、水枪等基础装备。对于人员密集区域还应额外准备防毒面具、应急照明灯等防护用品。所有器材都需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并记录相关情况。
人员培训与管理
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及使用场景。每个站点至少需要两名经过专业训练的队员,并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确保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人力应对突发状况。此外,还需组织定期演练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应急处置流程
当接到火警信号后,微型消防站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首先确认火源位置和火势大小,然后按照既定程序组织疏散群众、控制火情发展直至消防部门到达现场接手处理。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最新进展。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增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