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灵芝液体菌种制备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培养基配方、制种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灵芝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其相关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quid Spawn Preparation - Part 4: Ganoderma lucid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90.4—2020《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4部分:灵芝》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灵芝液体菌种的制备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基原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优质原料,并且要确保原料的营养成分符合要求。例如,葡萄糖作为主要碳源,其纯度不得低于99%,而蛋白胨则需保证其蛋白质含量达到一定标准。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培养基具有良好的营养供给能力,为灵芝菌丝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次,在灭菌操作中,标准强调了灭菌温度和时间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灭菌温度设定在121℃至126℃之间,持续时间为20分钟到30分钟。这样的条件可以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同时避免因过度加热导致营养成分的破坏。此外,还应注意灭菌设备的压力控制,保持恒定的压力有助于提高灭菌效果。
关于接种过程,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接种室或接种箱必须经过彻底清洁消毒,工作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并佩戴口罩手套。接种工具如接种针、接种环等在使用前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接种量也需精确控制,一般建议每瓶培养液接种量为5ml-10ml,以保证菌种能够均匀分布且快速繁殖。
发酵阶段是整个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标准要求维持适宜的温度(25℃±2℃)和pH值(6.0-6.5),并且要定期监测溶氧浓度,确保其不低于3mg/L。如果发现溶氧不足,应及时调整搅拌速度或增加通气量。另外,还要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颜色变化或异味产生,应立即停止发酵并查找原因。
最后,在收获阶段,当菌丝体达到预期密度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后的液体菌种需要迅速冷却至4℃以下保存,并且在整个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都要保持冷链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延长保质期,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菌种活性。
综上所述,《液体菌种制备技术规程 第4部分:灵芝》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收获都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和技术要求,这对于保障灵芝液体菌种的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高灵芝栽培的成功率,也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