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中数据集关于人口的第8部分:工伤保险信息的数据结构、数据内容和数据交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过程中涉及的人口工伤保险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 Dataset of Population - Part 8: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6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21.8—2020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集 人口 第8部分:工伤保险信息》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统一的数据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依法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在开展工伤保险相关业务时的信息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如“工伤保险参保单位”指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各类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参保人员”指已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的劳动者。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集结构
标准规定了工伤保险信息数据集由基本信息、参保信息、缴费信息、待遇支付信息等组成。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出生日期等;参保信息涵盖参保时间、险种类型、参保状态等要素。这种结构化设计便于数据的分类管理和高效利用。
四、数据元属性
对于每个数据元,标准明确了其名称、标识符、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内容。例如,“参保状态”的标识符为“CZT”,数据类型为字符型,长度为2位,允许值为“01”表示正常参保、“02”表示暂停参保等。这样的规范化描述有助于确保数据质量。
五、数据交换格式
标准推荐采用XML或JSON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模板示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工作效率。
六、数据安全要求
考虑到工伤保险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要求所有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都需经过授权,并记录操作日志,同时建议使用加密技术来保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七、实施与监督
最后,标准还明确了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综上所述,《DB37/T 4221.8—2020政务信息资源数据集 人口 第8部分:工伤保险信息》从多个维度对工伤保险相关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提升全省范围内工伤保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