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工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化工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和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of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in Case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12—2020化工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评估指南》是山东省针对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救援能力四个方面对化工园区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首先在组织体系方面,标准规定化工园区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技术支持、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多个专项工作组。同时要求建立园区与周边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例如5.1.1条款指出,“园区应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具体要求。
其次在制度体系方面,标准强调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演练、修订等环节。特别提到应急预案应覆盖园区内所有重点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并定期开展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5.2.2条款要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和一次专项应急演练”,体现了实战化演练的重要性。
保障体系方面,标准对物资装备、通信设施、应急车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配置要求。如5.3.3条款规定,“园区应配备不少于两台专用应急救援车辆,并保持良好状态”,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此外还要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定期检查维护各类设备设施,确保其处于可用状态。
最后在救援能力方面,标准注重提升园区整体应急处置水平。一方面要求企业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园区组建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提供技术支持。5.4.1条款提出,“园区应建立应急培训基地,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全员培训”,为提升员工应急技能提供了明确指引。
总之,《DB37/T 4212—2020》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救援能力,为化工园区科学规范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