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外用保健粉类保健用品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质量控制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贮存和运输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外用保健粉类保健用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pical health powder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8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制定和实施《THNQAP 0002-2025 外用保健粉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的过程中,标准的更新与变化往往反映了行业监管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本文聚焦于新老版本标准中“产品标签与说明书要求”这一条文的变化,深入解读其背景、差异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旧版标准(假设为THNQAP 0002-2020)对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较为宽泛,主要强调“应标明产品名称、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但缺乏具体细节,导致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自由度,部分产品信息不完整或表述模糊,影响消费者理解和使用。
而新版标准THNQAP 0002-2025对此进行了细化和强化,明确要求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 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
2.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3. 产品批准文号或备案编号;
4. 主要成分及其含量;
5. 适用部位、使用方法、使用频率;
6. 注意事项、禁忌症、不良反应提示;
7. 保质期及储存条件;
8. 警示语及特殊说明。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性内容”,并要求所有文字描述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晦涩表达,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产品信息。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安全权的进一步重视。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外用保健粉类产品,因其直接接触皮肤,使用不当可能引发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尤为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标准的要求编写标签和说明书,避免遗漏关键信息。例如,若未注明“适用部位”,可能导致用户误用于不适合的区域,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其次,对于“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的标注,应采用科学、准确的方式,避免使用模糊词汇如“多种植物提取物”等,而应具体列出每种成分及其比例,以增强可信度。
再次,关于“警示语”和“注意事项”的撰写,应结合产品的特性和潜在风险进行合理提示。例如,若产品中含有某些可能引起敏感的成分,应在标签上明确标出,并建议使用者先做皮肤测试。
最后,企业还需定期审查和更新标签与说明书内容,确保其与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反馈保持一致,避免因信息滞后或错误而引发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THNQAP 0002-2025 外用保健粉类保健用品生产技术规范》在标签与说明书方面的修订,体现了监管层对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的双重关注。企业应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该条款,以提升产品合规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