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苏里貉配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乌苏里貉的人工养殖及繁育过程中的配种管理。
Title:Breeding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Ursus ussuri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3T287-2020 乌苏里貉配种操作指南》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发布的关于乌苏里貉繁育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乌苏里貉的配种操作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配种前准备方面,标准要求确保种貉健康状况良好。具体来说,种貉体重应达到成年貉平均体重的85%以上,且无明显疾病或生理缺陷。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种貉具备足够的身体条件来承受配种带来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繁殖成功率。
关于配种时间的选择,标准指出应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进行。这段时间气温逐渐回升,貉的身体机能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提升,为受孕创造有利条件。
在配种方法上,标准推荐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如果自然交配失败,则可使用人工授精技术作为补充手段。人工授精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风险。此外,每次人工授精的精液量应控制在0.5毫升左右,并确保精液活力不低于60%。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配种后的护理工作。配种后要密切观察母貉的行为变化及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同时,要适当增加母貉的日粮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以满足妊娠初期胎儿发育的需求。
另外,对于公貉的管理也有明确要求。配种期间要合理安排公貉的工作强度,防止过度疲劳影响其生殖能力。通常情况下,一只公貉每天最多只能参与两次配种活动。
总之,《DB1303T287-2020》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措施,为乌苏里貉的高效繁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高乌苏里貉的整体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