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长管蚜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与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小麦生产中麦长管蚜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itobion avenae in Wh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04-2020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麦长管蚜防治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麦长管蚜对小麦生产的危害。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麦长管蚜是一种主要危害小麦的害虫,并规定了相关的专业术语如“综合防治”等概念。这部分内容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防治原则”中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采取预防措施,比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方式来降低麦长管蚜的发生几率。同时,还应该结合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再者,在“监测与预警”章节里要求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及时掌握麦长管蚜的数量变化趋势。一旦发现达到防治指标时,就需要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这一步骤对于早期发现问题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后期大规模爆发所带来的损失。
另外,“农业防治”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包括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加强水肥管理以及清洁田园等方法。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麦长管蚜的发生,还能提高作物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最后,在“化学防治”环节则给出了推荐使用的药剂种类及其使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化学农药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并且要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性。此外,施药时间也非常重要,通常是在麦长管蚜的若虫期进行最为合适。
综上所述,《DB4117T 304-2020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覆盖了麦长管蚜的防治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遵循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麦长管蚜的危害,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