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菠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作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菠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inach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186-2020《菠菜生产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菠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
标准指出,菠菜生产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土壤pH值宜在6.5-7.5之间,土壤耕层厚度不低于30cm。这些条件能够保证菠菜根系发育良好,吸收养分充分,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优质高产的菠菜品种。例如绿宝石、四季菠菜等。种子质量需符合GB/T 16715.4的规定,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
三、播种育苗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可采用温水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以促进发芽和预防病害。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公顷播种量为150kg-200kg。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有助于菠菜健康生长。
四、田间管理
定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透气。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使用。每次追肥间隔10天左右,追肥量视植株长势而定。水分管理要做到适时适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菠菜的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等,可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等,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减少损失,保障产品质量。
六、采收
当菠菜叶片充分展开,叶色浓绿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应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段操作。采收时保留根部,确保产品完整美观。及时采收不仅能够提高商品价值,还能防止过熟导致的品质下降。
以上是对DB22/T 3186-2020《菠菜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一标准,可以规范菠菜生产过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