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肠覃的诊断、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对肠覃的诊疗及相关技术培训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Mas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167-2020《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肠覃这种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对标准进行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肠覃”是指发生在肠道部位的良性肿瘤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腹部包块、腹痛等。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依据。
其次,在诊断方法上,标准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以及脉象来判断病情的发展阶段。此外,还规定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大便潜血试验、B超或CT扫描等,以辅助临床诊断。
再者,在治疗方法方面,标准提出了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原则。内治法主要包括中药汤剂的应用,推荐使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功效的经典方剂;而外治法则涵盖了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特别指出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并且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在疗效评价标准中,标准设定了明确的指标体系,包括症状改善程度、体征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多个维度。这有助于医生客观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总之,《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