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的技术要求、施肥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种植的施肥指导。
Title:Straw Returning Field Conditions - Fertil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秸秆还田与玉米种植结合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种植的施肥管理。明确指出该标准针对的是在吉林省范围内,采用秸秆还田方式种植玉米时的施肥技术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 秸秆还田:指将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直接粉碎后覆盖或混入土壤中的一种农业措施。
- 基肥:播种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用于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基本养分需求。
-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其需肥规律补充的肥料。
3. 肥料选择与施用
- 化肥:推荐使用氮磷钾复合肥,其中氮磷钾比例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通常建议的比例为15:15:15或更高氮含量。
- 有机肥:提倡配合使用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高土壤肥力。每公顷施用量建议不低于30吨。
- 微量元素肥料:如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应在测土配方的基础上适量施用。
4. 施肥时期与方法
- 基肥:应在播种前10-15天施入,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 追肥:第一次追肥宜在玉米拔节期进行,第二次追肥则在抽穗期实施。每次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40%左右,并结合灌溉均匀撒施。
5. 注意事项
- 施肥前需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避免盲目施肥。
- 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应注意调节碳氮比,防止因微生物分解秸秆消耗过多土壤氮素而影响玉米生长。
- 避免过量施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6. 效果评价
- 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不同施肥方案的效果,评估产量提升幅度、经济效益以及环境影响。
- 定期监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基于《DB22/T 3200-2020 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标准,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