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数据信息提供的基本要求、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预算联网审查监督的数据信息提供工作。
Title:Data Information Provision Specification for Budget Networked Review and Supervision by People's Congress - Audit Supervi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数据信息提供规范》(DB51/T 2719-2020)是一部关于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与审计监督相关的部分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第4.3条明确指出,“审计监督数据应包括但不限于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整改情况报告等”。这一规定强调了审计监督数据的全面性,要求将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正式文件纳入数据范围。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总结性文件,它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决定书则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的法律文书;而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则体现了被审计单位对于发现问题后的改进措施及效果。这些资料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监督链条,有助于人大全面了解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其次,在第5.2条中提到,“审计监督数据应当及时更新,并保持连续性”。这意味着无论是审计部门还是被审计单位都需建立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一方面,审计机构需要定期开展审计工作,确保数据的新鲜度;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也应及时反馈整改进度,保证数据链的完整性。这种持续性的数据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因信息滞后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再者,第6.1条还特别强调了“审计监督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层面的数据存储安全,还包括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处理。例如,采用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多种防护措施来降低数据丢失或篡改的风险。同时,还需建立健全访问权限管理制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
此外,第7.3条提出了“审计监督数据的应用价值评估”的要求。即不仅要收集整理好数据,还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挖掘潜在的价值。比如通过对比历年审计结果,发现趋势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识别异常交易行为;结合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这样可以帮助人大更精准地把握全局态势,为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人大预算联网审查监督数据信息提供规范》通过对审计监督数据的内容、时效性、安全性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规定,构建起了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体系。这对于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醒各相关方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