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地旅游中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要求、服务内容、管理规范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各类康养旅游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Mountain Tourism - Part 18: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Base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401.18-2020 山地旅游 第18部分: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是一项贵州省地方标准,对山地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规定了康养旅游基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良、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区域,且距离城市中心不宜超过两小时车程。基地规划需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功能区,包括接待服务区、康复疗养区、户外活动区等,并确保各功能区之间交通便捷,同时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和生态缓冲带。
二、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保障康养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标准强调供水供电系统要稳定可靠,通信网络全覆盖,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并符合环保要求。此外,还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急救医疗站,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保障游客安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基地内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山地特点,采用防滑材质铺设,坡度适宜,便于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通行。
三、服务管理
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体验。标准提出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员工培训制度、投诉处理机制、应急预案等。其中,员工培训尤为重要,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熟悉各类设施使用方法,能够为顾客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另外,为了保护游客隐私,规定不得随意拍摄或记录客人信息,未经同意不得公开传播。
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始终。标准指出,在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运营期间则要加强垃圾回收处理,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同时鼓励开展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微气候条件,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五、特色活动策划
为了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标准建议定期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或者文化展示会,如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课程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外地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DB52/T 1401.18-2020》从多方面规范了山地康养旅游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旨在打造一个既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又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推进我国山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