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求,包括主要病虫害种类、预防措施、监测方法、防治策略和用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采用露地辣椒与玉米间作模式的种植区域病虫害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in Open-field Pepper and Corn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126-2020《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西大同地区露地辣椒与玉米间作模式下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指出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设置固定观测点和田间调查记录制度。要求每50亩设一个观测点,定期对辣椒和玉米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及危害程度进行监测。同时强调了气象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需特别注意疫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农业防治措施
1.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辣椒和玉米品种。例如晋椒系列辣椒品种以及晋单系列玉米品种。
2. 合理密植:辣椒行距保持在50-60厘米之间,株距30-40厘米;玉米行距70-80厘米,株距20-30厘米。这种布局既能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又利于两种作物共生互补。
3. 轮作倒茬:提倡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避免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及病原菌积累。
三、物理机械防治
1. 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成虫,每公顷设置数量不少于300片。
2. 使用防虫网覆盖育苗棚室,防止迁飞性害虫侵入。
3. 在辣椒开花期采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每公顷安装密度为2-3盏。
四、化学药剂使用
1.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生物源或矿物源农药。
2. 对于辣椒疫病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间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3. 针对玉米螟幼虫,可在心叶末期施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进行灌心处理。
五、生态调控技术
1. 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
2. 种植蜜源植物吸引益虫栖息繁殖。
3. 保护利用本地优势蜂群资源,增强自然授粉能力的同时抑制部分害虫滋生。
六、培训指导
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确保种植户掌握正确的病虫害识别方法和防治手段。同时鼓励建立专业化的植保队伍,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