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活动及相关方的指导。
Title:Third-party Institutions Participating in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 Part 1: Basic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湖北省地方标准《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第1部分:基本规范》(DB42/T 1601.1-2020)为第三方机构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标准明确了第三方机构的定义,即依法设立、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专业机构,这类机构能够提供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专业服务。这一定义强调了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其在工作中不受其他利益方的影响,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其次,关于第三方机构的能力要求,标准指出,机构应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这意味着第三方机构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障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例如,内部管理制度应当涵盖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而质量控制体系则需贯穿于整个工作流程中,从任务承接到报告出具都需要严格把控。
再者,标准对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承接项目阶段,第三方机构应当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及各方责任,并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既定计划开展调研、数据分析等工作,同时保持与委托方的良好沟通。最后,在提交成果时,应确保报告内容详实准确,结论科学合理,并附上必要的证明材料。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保密义务。第三方机构在执行任务期间接触到的相关信息属于敏感资料,不得擅自泄露或用于非指定用途。一旦发现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第1部分:基本规范》通过一系列细致的规定,旨在提升第三方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