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内酥梨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原则、防治对象、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酥梨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Suli Pear (DB1408T006-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8T006-2020酥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是山西省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酥梨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3.1 贮藏期病害防治
此部分强调了在酥梨采收后的贮藏阶段,需要重点预防灰霉病和黑星病的发生。推荐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处理,浓度为500倍液。这一定量值的选择基于该药剂对病原菌的有效抑制作用以及对果实安全性的考量。同时,要求喷雾时要均匀覆盖果实表面,确保无遗漏部位。
4.1 病虫害预测预报
对于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规程指出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设置固定观察点定期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结合气象条件变化做出趋势分析。特别提到在春季芽萌动期和夏季果实膨大期这两个关键时期,需增加巡查频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威胁。
5.1 生长前期病虫害防治
生长前期主要是指从开花到幼果形成这一阶段。在此期间,应注意防控梨木虱、蚜虫等刺吸式害虫以及轮纹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疾病。建议采用吡虫啉悬浮剂(浓度1000倍)来控制蚜虫数量,并配合波尔多液(1:1:200配比)喷洒以保护叶片免受病害侵袭。
6.1 生长中期病虫害防治
进入生长中期后,随着气温升高,各种病虫害活动加剧。此阶段的重点在于管理食心虫类害虫如桃小食心虫等,并继续关注黑星病的发展态势。推荐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浓度2000倍)进行喷雾杀虫,同时辅以戊唑醇悬浮剂(浓度3000倍)预防黑星病扩展。
7.1 收获前病虫害防治
临近收获季节时,为了保证果实品质及食用安全性,应减少农药残留风险。此时可以选用矿物油乳剂(浓度500倍)作为物理性隔离措施,有效阻止病虫害接触果实。此外,还需注意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影响果实色泽或风味的化学物质。
以上内容是对《DB1408T006-2020酥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深入剖析。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提高酥梨产量与质量,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