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交易终端机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中使用的非接触式IC卡交易终端机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Contact IC Card Transaction Terminal in Urban Public Trans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239-2020《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交易终端机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确保城市公共交通中使用非接触式IC卡交易终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外观与结构要求
这一部分规定了交易终端的外观设计和物理结构的基本要求。例如,设备应具备防尘防水功能,以适应户外环境。具体来说,终端设备需要达到IP65防护等级,这意味着它可以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并且能够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低压水喷射而不受损害。此外,设备表面应当平滑无锐边,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5.2 数据传输安全性
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至关重要。本标准强调了加密算法的应用,要求所有涉及敏感信息的数据交换都必须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技术。同时,还要求系统具备双向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并处理交易数据。这有助于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6.3 电源管理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标准对电源供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终端设备应支持双路供电方案,即当主电源中断时,备用电池可以自动切换并维持至少1小时的基本操作。其次,关于能耗控制,标准建议尽量减少待机功耗,提高能效比,这对于降低运营成本及环境保护都有积极意义。
7.1 用户界面友好度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人机交互方面,标准鼓励采用直观简洁的操作流程,并提供多种语言选项供不同地区用户选择。另外,屏幕显示内容需清晰易读,字体大小适中,颜色对比度高,便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使用。触控屏的设计也应考虑到灵敏度和平滑度,确保每次点击都能准确响应。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交易终端机技术规范》不仅关注了硬件层面的技术指标,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软件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细节问题,力求打造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支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