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酿酒葡萄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准则,包括农药选择、施药技术、安全间隔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酿酒葡萄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管理。
Title:Code for pesticide use in wine gra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38-2019《酿酒葡萄农药使用准则》是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酿酒葡萄种植过程中农药的合理使用,保障葡萄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标准明确要求在酿酒葡萄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这是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影响葡萄酒品质及消费者健康。例如,甲胺磷、对硫磷等被列为禁用药剂。这些药剂虽然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
合理选择低毒高效药剂
标准提倡选用低毒、高效的替代药剂。如对于霜霉病防治,推荐使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且环境友好的杀菌剂。这类药剂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害,还能减少对天敌昆虫的影响,保持生态平衡。
严格控制施药间隔期
标准强调了不同农药的施药间隔期管理。例如,某些杀菌剂要求施药后至少等待14天才能采摘葡萄用于酿酒。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农药降解至安全水平,避免影响最终产品的安全性。种植者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不得随意缩短间隔期。
加强田间记录与培训
标准还指出,应建立完善的田间用药记录制度,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通过记录可以追溯农药使用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而培训则能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促进科学用药理念的普及。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要点解析,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农业部门的具体指导文件全面贯彻实施。希望广大酿酒葡萄种植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生产活动,共同维护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