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酿酒葡萄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酿酒葡萄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e Grap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3T 37-2019《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地方标准制定的,用于规范酿酒葡萄从种植到生产的全过程。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酿酒葡萄品种。例如,在四川地区,建议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赤霞珠、美乐等。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不同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质量。
2. 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的选择需考虑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此外,还应合理规划种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量应在1500至2000株之间,以确保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管理和提高果实品质。
3.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强调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推荐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并注重氮磷钾的比例平衡。同时,定期修剪枝蔓可以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过度生长导致营养浪费。
4. 病虫害防治
根据标准要求,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选用抗病品种、适时喷洒生物农药或化学药剂等方法。特别注意的是,在采收前一个月内不得施用任何农药,以保证果实的安全性和食用价值。
5. 收获与储存
成熟度是决定酿酒葡萄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确定最佳采摘时间时,需要结合糖度、酸度等多个指标进行判断。收获后的葡萄应当尽快运送到加工车间,并在低温条件下短期保存,避免因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而影响品质。
6. 记录与追溯体系建立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都必须被准确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种苗来源、田间管理措施、采收日期及数量等,以便日后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以上就是关于DB5133T 37-2019《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