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花铃期热害温度的指标及其确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棉花生产过程中花铃期热害的监测、评估和防御。
Title:Cotton Boll Stage Heat Stress Temperature Index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25-2020《棉花花铃期热害温度指标》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在花铃期遭遇高温热害时的温度判定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棉花种植区,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关键阶段——花铃期,用于评估和预测高温对棉花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一阶段是决定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准确判断热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与术语
- 花铃期:指从棉花现蕾到吐絮前的一段时期。
- 热害指数:通过特定公式计算得出,反映某一时间段内温度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程度。
- 耐热性:不同品种棉花抵抗高温的能力差异。
热害分级标准
根据热害指数,将热害分为四个等级:
1. 轻度热害:热害指数小于或等于10,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但基本不影响最终产量。
2. 中度热害:热害指数介于10到20之间,会导致部分蕾铃脱落,需加强田间管理以减少损失。
3. 重度热害:热害指数大于20且小于30,显著降低棉花产量,可能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如灌溉降温等。
4. 极重度热害:热害指数达到或超过30,可能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建议改种其他作物。
温度阈值
- 当日最高气温连续三天超过35℃时,应启动热害监测;
- 若连续五天以上最高气温达到37℃及以上,则视为极端高温天气,需特别注意防灾减灾工作。
防治措施建议
1. 合理布局种植区域,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2. 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在高温期间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3. 使用遮阳网或其他物理方法降低地表温度;
4. 及时清理病残体,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实施意义
本标准为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执行此标准,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