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松林抚育经营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湿地松林的抚育经营活动,旨在提高湿地松林的生长质量和生态经济效益。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tland Pine Fores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湿地松是一种重要的速生树种,在江西等地广泛种植。DB36/T 1319-2020《湿地松林抚育经营技术规程》为湿地松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造林密度】规定初植密度为167株/亩至222株/亩。这一密度既能保证幼林初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避免后期因密度过大导致的竞争激烈。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立地条件适当调整,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方可取下限值。
2. 【施肥方法】要求每年至少施一次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具体用量为每株施纯氮50克至100克,P2O5 20克至40克,K2O 20克至40克。施肥时应采取沟施或穴施的方式,将肥料埋入土中,避免直接撒在地表造成浪费或烧苗。
3. 【间伐强度】首次间伐应在第6年至第8年进行,保留株数不少于造林时的50%。间伐时要遵循\"去小留大、去劣留优\"的原则,优先伐除病虫害木、弯曲木和竞争木。通过合理间伐可以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木生长量。
4. 【病虫害防治】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每年春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药剂使用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等。
这些条款体现了湿地松林抚育经营的技术要点,对于提升湿地松林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