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樟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黄樟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ellow Camphor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14-2020《黄樟育苗技术规程》是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黄樟树的育苗技术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黄樟树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育苗过程中常用的专业术语。这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人员之间的沟通无障碍。
其次,在“育苗准备”章节中,强调了圃地选择的重要性。要求圃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肥沃的土壤以及适宜的光照环境。同时指出,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规定了整地的标准,包括深耕细作和平整土地等具体措施。
再者,“播种与管理”部分详细描述了播种时间和方法。建议春季为最佳播种期,并推荐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对于播种后的管理,提出了覆盖保湿、间苗定苗以及除草施肥等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措施。其中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当的水分供应,这对于幼苗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最后,“苗木出圃”环节明确了起苗时间、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指出当苗木达到一定高度和胸径时即可出圃,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机械损伤。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黄樟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育苗准备到苗木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黄樟树育苗的成功率,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