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沿溪山白毛尖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所生产的沿溪山白毛尖地理标志产品。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anxi Mountain Bai Maoji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沿溪山白毛尖》(DB4402/T 01-2020)是针对沿溪山白毛尖这一特色农产品制定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溪山白毛尖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沿溪山白毛尖。
二、术语和定义
沿溪山白毛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按照特定的栽培技术规程种植,采摘鲜叶并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产品。其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定于广东省乐昌市的特定区域。
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沿溪山白毛尖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广东省乐昌市的特定区域,具体为北纬25°至26°,东经113°至114°之间的区域。这些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对茶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四、要求
1. 原料要求:沿溪山白毛尖的原料应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如群体种、福鼎大白茶等,并且应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种植。
2. 栽培技术:应遵循特定的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合理的茶园规划、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茶叶原料的质量。
3. 加工工艺:沿溪山白毛尖的加工工艺应保持传统特色,主要包括萎凋、揉捻、发酵(或不发酵)、干燥等工序。其中,萎凋过程需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揉捻要适度,发酵程度视产品类型而定,干燥则需保证成品茶的含水量符合要求。
五、试验方法
沿溪山白毛尖的各项指标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例如,感官品质的评定可参照GB/T 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理化指标的测定可依据相关的产品标准执行。
六、检验规则
沿溪山白毛尖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水分含量、碎末含量等,所有产品均需经过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型式检验则是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当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也需及时开展型式检验。
七、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沿溪山白毛尖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级、执行标准号以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内容。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挤压,贮存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沿溪山白毛尖》(DB4402/T 01-2020)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都进行了严格规范,旨在保障沿溪山白毛尖的独特品质和市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