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渗水地膜精量穴播的术语和定义、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高粱渗水地膜精量穴播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cision Pitting Sowing of Sorghum with Water-permeable Mulch Fil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2201-2020《高粱渗水地膜精量穴播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粱种植过程中使用渗水地膜的精量穴播技术。这项技术对于提高高粱产量、节约水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程》强调了选择适宜品种的重要性。在第3.1条中明确规定,“应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粱品种”。这是因为不同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异,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种植时,选择耐旱品种能够显著提升作物的生存率与产量。
其次,《规程》对整地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第4.1条内容,“耕翻深度应在20cm以上,并确保土壤疏松、平整无杂物”。良好的整地工作不仅有利于后续播种作业顺利开展,还能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根系发育。
再者,《规程》特别提到关于覆膜的技术细节。按照第5.2条规定,“覆膜时要拉紧薄膜并压实四周,保证膜面平整紧密贴合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风吹起膜或者出现漏气现象,从而维持膜内湿度稳定,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此外,《规程》还涉及到了播种环节的操作规范。依据第6.1条指示,“穴播机行距设定为60cm左右,每穴播籽量控制在2至3粒之间”。合理的行距设置有助于合理密植,而精确的播种数量则可以避免浪费种子同时确保每株植物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最后,《规程》强调了田间管理措施。第7.1条指出,“出苗后要及时检查破膜放苗情况,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及时有效的田间管理能够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保障全苗齐壮,进而实现高产目标。
综上所述,《高粱渗水地膜精量穴播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指导,这对于推广该项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