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葫芦越夏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西葫芦的越夏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West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2198-2020《西葫芦越夏栽培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西葫芦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种子选择
本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耐热性好的品种。例如,“晋中绿”等经过实践验证适合越夏栽培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1的规定,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4.1 栽培设施
推荐使用防虫网和遮阳网覆盖的温室大棚。防虫网目数应在30-40目之间,以有效阻挡害虫进入同时不影响通风透气。遮阳网遮光率为50%-70%,能有效降低棚内温度避免灼伤植株。
5.1 播种育苗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种子置于55℃热水中不断搅拌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浸泡4小时。播种时基质要保持湿润但不积水,播种深度约1cm。
6.1 定植
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控制在每亩2500-3000株左右。定植后立即浇透水,并及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7.1 肥水管理
定植后7天开始追肥,每亩施用尿素5kg+磷酸二氢钾3kg。进入结果期后每隔7天交替使用氮磷钾复合肥与有机肥液进行灌溉施肥。整个生育期内保持土壤相对湿度60%-80%。
8.1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广谱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对于蚜虫可用吡虫啉乳油喷雾防治,白粉虱则可选用啶虫脒悬浮剂。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能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从而提高西葫芦越夏栽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