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方式、种薯选择与处理、苗床准备、催芽与排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起苗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甘薯育苗生产。
Title:Sweet Potato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2178-2020《甘薯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甘薯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床准备
标准中要求在育苗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且要施足基肥。具体来说,深耕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2000公斤。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土壤疏松透气,为甘薯种薯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种薯选择与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害、大小均匀的种薯是成功育苗的关键。种薯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感染。此外,种薯还需经过催芽处理,将种薯置于20-25摄氏度的环境下催芽,直至芽长达到1-2厘米。
育苗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标准建议白天保持在25-3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湿度方面,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60%-70%之间。同时,要及时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烂种现象的发生。
出苗后的管理
当幼苗长至10-15厘米时即可开始炼苗。炼苗期一般持续5-7天,在此期间逐步减少覆盖物,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炼苗结束后即可进行移栽定植,定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距行距,以便于后期田间管理和收获。
这些条文涵盖了从苗床准备到出苗后管理的全过程,对于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遵循这些规定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掌握育苗技巧,从而实现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