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网棚起垄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网棚建设、种薯准备、起垄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的网棚起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dge Cultivation of Potato Pre-basic Seeds in Net 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044-2020《马铃薯原原种网棚起垄繁育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原原种的网棚起垄繁育过程。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内采用网棚进行马铃薯原原种起垄繁育的工作。明确了适用区域和对象,确保技术推广具有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原原种”、“网棚”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原原种”指用于生产原种的基础种子;“网棚”则是指覆盖防虫网的保护设施。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概念的理解。
3. 环境条件
要求网棚应建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层深厚的地块上,土壤pH值宜控制在5.5至6.5之间。这一要求是为了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和避免病害发生。
4. 起垄规格
起垄宽度应在80厘米左右,垄高20至30厘米,垄间距30至40厘米。合理的起垄规格能够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
5. 种薯处理
种薯需经过严格筛选,剔除病斑、冻伤及机械损伤的部分。同时建议采用药剂浸种或温水浸泡处理,以预防病虫害侵染。
6. 播种密度与时间
每亩播种量一般为100至150公斤,具体视品种而定。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
7. 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以及定期检查网棚完整性等内容。强调了水分管理的重要性,防止因缺水导致减产。
8.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利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结合化学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注意蚜虫等传播病毒的主要害虫。
9. 收获与储藏
当植株叶片变黄并开始枯萎时即可收获。收获后的块茎应及时晾晒,并存放在低温干燥处,温度保持在1℃至3℃范围内。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马铃薯原原种网棚起垄繁育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最终储藏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