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芦笋生产的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大棚芦笋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Asparagu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092—2018《大棚芦笋生产技术规程》是杭州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棚芦笋的种植技术。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芦笋品种。这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土壤准备:强调土壤应深翻25-30厘米,并施足基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使用,确保土壤肥力充足且结构良好,有利于芦笋根系的生长发育。
3. 定植技术: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定植,株行距控制在0.7米×1.5米左右。定植时要保证苗株直立,根系舒展,覆土深度以超过原苗颈2-3厘米为宜。
4.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浇水、合理施肥、中耕除草等措施。特别是在采收期,需增加钾肥施用量,促进嫩茎生长。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采用物理、生物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原则。
5. 采收标准:规定当芦笋嫩茎高度达到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一般从翌年春开始至秋末结束,每周采收一次。采收后应及时修剪并分级包装。
6. 质量安全: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子来源、肥料施用记录、病虫害防治情况等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大棚芦笋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