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选址、建设要求、运营管理、环境保护及标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杭州市范围内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建设和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iving再生Resource Recovery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管理规范 DB3301/T 0287-2019》是由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网点选址与布局
标准规定了网点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且具备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地方。具体来说,网点距离居民区应保持适当距离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确保方便居民投放和收集车辆通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回收效率,还能避免因位置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
二、设施设备要求
对于回收站内的设施设备,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设置分类存放区域,并配备相应的标识系统以便于公众识别不同类型的可回收物。此外,还强调了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比如安装监控摄像头以及采取防雨、防晒等保护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物品的质量。
三、运营管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制度化管理和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物处理流程、员工培训计划等内容。同时,鼓励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预约上门服务或在线查询功能,从而增强用户体验感。
四、环境保护
鉴于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标准特别关注环境保护措施。它建议采用环保型材料制作容器,并定期清理场地防止积尘堆积;另外也提倡使用节能灯具及节水装置来降低能耗水平。这些细节上的考虑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五、应急响应机制
考虑到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标准还专门设立了一章关于应急响应的规定。其中包括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演练安排等内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泄漏事故等),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六、持续改进
最后,《生活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管理规范》指出各相关单位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方法推动行业进步。定期评估自身表现查找不足之处,并据此调整策略确保长期健康发展。
以上便是对DB3301/T 0287-2019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入剖析。希望可以为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同仁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