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管理措施及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Red Pine onto Siberian P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8T01-2019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嫁接技术提高红松的繁殖效率和生长质量。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嫁接时间的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5月至6月期间。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适中,湿度较高,有利于伤口愈合和新芽萌发。在此期间进行嫁接可以有效避免极端天气条件对嫁接苗的影响,确保成活率。
二、接穗采集与处理
规程指出,接穗应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直径应在0.5至1.0厘米之间。接穗长度一般为10至15厘米,每根接穗保留2至3个饱满芽。采集后的接穗需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失水影响后续嫁接效果。
三、嫁接方法
规程推荐采用切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砧木削平,在一侧斜切一刀,深度约为砧木直径的三分之一;
2. 接穗下端削成楔形,长度略长于砧木切口;
3.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使两者形成层对齐;
4. 使用塑料薄膜带绑扎固定,确保接口紧密接触。
四、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要对嫁接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除杂草并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季节,要特别注意预防黑斑病等常见病害的发生。此外,还需适时修剪多余的枝条,促进主干生长。
五、成活率评估
规程建议在嫁接后3个月左右开始评估成活情况,成活率低于70%时应及时补接。成活率达到标准后,还需继续观察一年以上,确认稳定生长后再进行定植。
以上是《DB6108T01-2019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高嫁接的成功率,还能保证嫁接苗木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