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子松实生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种子处理、播种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樟子松实生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iberian Pine Seedlings (DB6108/T 02-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8T02 -2019《樟子松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樟子松实生苗培育的技术标准,它对樟子松苗木的培育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和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部分,标准规定了种子采集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年的9月至10月间,当果实颜色由绿变黄或红时即可采收。此外,还要求采集后的种子要经过充分晾晒,并且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避免潮湿导致种子发霉变质。这一规定确保了种子的质量,为后续育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播种环节,标准指出播种的最佳时间为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或者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同时强调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2厘米左右,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有助于提高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
再者,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及时除草松土,特别是在幼苗出土后的一个月内,要做到勤浇水、薄施肥。对于病虫害防治,则建议采用物理方法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无公害农药来预防病害发生。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冬季来临之前,可以通过覆盖稻草等方式保护幼苗免受冻害。
最后,在苗木出圃阶段,标准明确了起苗时间应在早晚进行,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对根系的影响。起苗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根系长度,通常情况下不得短于15厘米。并且强调起苗后要立即分级包装运输,防止长时间暴露在外造成失水过多影响成活率。
综上所述,《樟子松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从种子采集到苗木出圃各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指导,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提升樟子松实生苗的培育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林业生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