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五裂槭苗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五裂槭苗木的生产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Colored Leaf Tree Seedlings of Aceraceae - Part 7: Acer mon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024.7-2019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中关于槭树科彩叶树种苗木生产的技术规范,其中第七部分专门针对五裂槭这种特色树种的培育提供了详尽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析。
首先,在苗木繁育环节,标准明确指出种子采集应在果实成熟且自然开裂时进行,通常在秋季完成。对于种子处理,要求采用层积法储存,即先将种子与湿润河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0℃至5℃环境下冷藏60天以上,以打破休眠期。此外,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左右。
其次,在定植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种植地,并确保土壤pH值维持在6.0到7.5之间。定植密度应根据苗木规格调整,一般株行距为1米×1.5米。同时强调了幼苗期的水分管理,要求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特别注意排水设施的有效性。
再者,关于整形修剪,标准提倡在每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全面修剪,主要目的是去除病弱枝、交叉枝以及过密枝条,促进通风透光。对于成年树木,则需要定期修剪侧枝以控制冠幅,保证主干通直健壮。另外,还提到可以通过摘心等方式来调控树形,使树冠更加丰满美观。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巡查圃地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推荐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也是增强植株抗逆性的关键手段之一,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DB3301/T 1024.7-2019》不仅涵盖了从育苗到养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了五裂槭自身特性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其栽培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