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大田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茎尖菜用甘薯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eet Potato Shoot Vegetab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茎尖菜用甘薯是一种新兴的蔬菜品种,其嫩茎尖部分可作为优质食材。DB 3307T 89—2018《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此类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标准中挑选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且抗病虫害的专用品种。例如“浙薯135”和“浙薯136”,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抗逆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选择时需结合当地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综合考量,确保所选品种既能满足栽培要求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二、种苗繁育
种苗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种植的成功率与产品质量。标准强调种苗繁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并采用无病毒母本进行扦插育苗。具体而言,育苗床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扦插时每株保留3-4片真叶,插入深度约为3厘米左右;同时注意定期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环节,合理密植至关重要。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行距为70cm×50cm或80cm×40cm,每穴定植1-2株即可达到最佳效果。此外还需及时除草松土,保证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适时追肥补充养分,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采收标准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当嫩茎长至15-20cm且叶片尚未完全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采摘;之后每隔7-10天采摘一次直至植株衰老为止。每次采摘时应保留基部至少3cm以上的茎段以便再次萌发新芽。值得注意的是,采收后需尽快清洗处理并冷藏保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导致营养流失。
五、病虫害防治
鉴于茎尖菜用甘薯易受蚜虫、斜纹夜蛾等多种害虫侵害,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首先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其次利用黄板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最后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但不得超标使用以免影响食品安全。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方面,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力求实现高效安全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