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温香菇菌棒的工厂化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High Temperature Shiitake Log Industrial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温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 3307T 91—2018)是浙江省金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高温香菇菌棒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规范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强调了木屑、麸皮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例如,木屑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硬杂木屑,并且要求木屑的含水率在50%至60%之间。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适宜的湿度,从而提高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
其次,在拌料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工艺要求。拌料时需均匀混合各种原料,使水分分布均匀。同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拌料后的培养基pH值应控制在5.5到6.5之间。此外,拌好的培养料应在4小时内装袋完成,以减少外界微生物侵入的机会。
再者,关于灭菌过程,标准规定常压蒸汽灭菌温度需达到100℃并持续保持8小时以上。这一步骤对于杀灭培养基中的所有病原菌和杂菌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灭菌结束后要自然冷却至30℃以下才能接种,这样可以避免高温对菌种活性的影响。
最后,在栽培管理上,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菌棒的外观状况,一旦发现有污染迹象应及时处理。另外,通风换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特别是在发菌阶段,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维持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促进菌丝健康生长。
这些条款构成了高温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核心,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