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育成牦牛补饲育肥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料配方、补饲方法、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育成牦牛的补饲育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Fattening of Young Ya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187-2020《育成牦牛补饲育肥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牦牛养殖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育成牦牛的补饲育肥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牦牛养殖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育成牦牛的年龄范围为18至36月龄,这一阶段的牦牛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供给和健康管理。在饲料配比方面,标准建议精料与粗料的比例应保持在4:6左右,其中精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等高能量饲料,而粗料则以青干草为主。这样的配比能够满足牦牛快速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关于补饲方式,标准提倡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确保牦牛随时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同时,为了防止过量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每日的饲料投放量应根据牦牛的实际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每头牦牛每天的饲料投放量应在4到6公斤之间。
在饲养管理上,标准强调要定期对牦牛进行体检,特别是要监测其体温、呼吸频率和粪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病牛、调整饲料配方或使用药物治疗等。此外,标准还要求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于饮水管理,标准指出牦牛饮用水的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尤其是在冬季,要避免水温过低影响牦牛的饮水量。同时,水源必须保证清洁无污染,最好使用流动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水。
通过严格执行DB54T 0187-2020《育成牦牛补饲育肥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牦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从而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