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措施及综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307T 73-2018《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是浙江省金华市发布的关于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包括设立固定的观测点和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具体来说,需要定期对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发布预警信息。这有助于农民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强调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来增强水稻自身的抗逆性。例如,选择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以及适时灌溉等方法。特别是施肥方面,提倡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壤板结或环境污染。
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对抗螟虫)及微生物制剂来进行病虫害控制。此外,还提倡种植驱虫植物如香茅草等作为物理屏障阻挡害虫侵入田间。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4. 化学防治原则
尽管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时仍需采用化学手段应对突发性严重病虫害爆发情况。此时应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在收获前禁止喷洒任何可能残留于稻谷上的农药。同时,建议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杀虫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以确保效果最佳且安全性最高。
5. 草害管理
对于杂草问题,除了人工拔除外,还可以采取覆盖地膜抑制杂草生长的方法。另外,适时排水晒垡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除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除草剂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合当季作物生长阶段的产品,并且要均匀喷洒避免药害发生。
以上就是针对DB 3307T 73-2018《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