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鱼塘种稻的术语和定义、鱼塘选择与准备、水稻品种选择、种植技术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鱼塘种稻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 Cultivation in Fish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3307T 75-2018《鱼塘种稻技术规程》是浙江省金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鱼塘种稻的生产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1. 鱼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方。
2. 鱼塘面积一般为10-50亩,四周应设置防逃设施。
二、稻田准备
1. 在插秧前10-15天,将鱼塘水位降低至10-20厘米,进行翻耕和施肥。
2.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200-300公斤。
3. 插秧时保持水深5-10厘米,确保秧苗根部与土壤充分接触。
三、水稻种植
1.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
2. 插秧密度为每亩1.5-2万穴,行距为30厘米,株距为15厘米。
3. 插秧后及时灌溉,保持水层稳定,促进秧苗生长。
四、鱼类养殖
1. 鱼类品种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种类。
2. 放养密度根据鱼类品种和鱼塘条件确定,一般每亩放养量为500-1000尾。
3. 定期投喂饵料,保持鱼塘水质清洁,防止病害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2. 定期检查稻田和鱼塘,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3.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避免对鱼类造成危害。
六、收获
1. 水稻成熟后应及时收割,避免影响鱼类生长。
2. 收割后清理稻田,为下一轮种植做好准备。
3. 注意收集稻谷,减少损失。
以上内容是DB 3307T 75-2018《鱼塘种稻技术规程》中的关键部分,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