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茭白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茭白的绿色生产。
Title:Specification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Zizania latif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8/T 062-2020《茭白绿色生产技术规范》是浙江省衢州市发布的关于茭白种植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各个环节对茭白的绿色生产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茭白生产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和城镇居民区,周围无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中二级标准的要求,灌溉水质需满足GB 5084的规定。这表明茭白生产必须在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茭白品种,并且种子质量需达到GB/T 16715.4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种植前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同时保证种子的质量。
3.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合理密植至关重要,通常每亩栽植2000-2500株为宜。此外,还强调了水肥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根据茭白不同生长期的需求适时适量施肥,保持田间适度湿润。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4. 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在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式预防;对于虫害,则可以通过设置诱虫灯、释放天敌昆虫等手段加以控制。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才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5. 采收
当茭白植株上的茭肉充实饱满,表皮颜色由青绿转为乳白色或浅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操作,以免影响产品质量。此外,采收后的茭白应及时处理,防止腐烂变质。
综上所述,《茭白绿色生产技术规范》为茭白的绿色生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从环境选择到具体操作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助于促进茭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