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手工景泰蓝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以铜为胎体的手工景泰蓝制品的生产与质量评定。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andmade Cloisonné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35—2020手工景泰蓝技术要求》是一项针对传统手工艺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材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铜板作为胎体材料时,其纯度不得低于99.9%,厚度应保持在0.8至1.2毫米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高纯度的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确保作品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易损坏,并且长时间保存后仍能保持原有色泽。同时要求掐丝所用金、银等金属线材表面光滑无瑕疵,以保证图案线条流畅美观。
二、制作工艺流程
对于掐丝环节,标准指出每根金属丝长度不宜超过1米,接头处需紧密贴合且焊接牢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丝线过长导致操作不便或断裂现象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结构稳定性。烧焊工序则强调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通常设定在800℃左右,过高会导致釉料融化而影响效果,过低又无法达到理想的粘结强度。
三、釉料配制及施釉方法
关于釉料配方,本标准特别提到天然矿物原料的比例调配要精确,比如氧化钴占总重量的7%-9%,氧化锡占4%-6%等。这些成分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颜色鲜艳程度和耐久性。施釉时采用多次薄涂的方式,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气泡产生并增强覆盖力。
四、质量检验标准
成品验收时需检查是否存在裂纹、脱釉等情况,合格品的标准为: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图案清晰完整,色彩均匀一致;重量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值±5%。此外还规定了储存环境的要求,即相对湿度保持在45%-65%,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化学腐蚀源。
以上就是对《DB1310T 235—2020手工景泰蓝技术要求》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这项标准不仅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也为现代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