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曲柳轻基质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水曲柳轻基质容器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Lightweight Substrate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曲柳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DB23/T 2722—2020)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曲柳轻基质容器苗的培育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与处理
- 标准规定,种子应来源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集时间应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此时种子成熟度最佳。
- 种子需经过清洗、干燥和筛选等步骤处理,确保其纯净度不低于95%。
2. 育苗基质选择
- 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推荐使用腐殖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
- 基质pH值控制在5.5-6.5之间,以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3. 播种与管理
- 播种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感染。
- 播种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覆土后要保持基质湿润。
-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照和温度条件。
4. 病虫害防治
- 定期检查苗圃,发现病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 推荐使用生物农药作为首选方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5. 出圃标准
- 苗木高度达到15-20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即可出圃。
- 苗木根系完整,无明显机械损伤。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环境条件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