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生态河道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设施类型及维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生态河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Ri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237-2018《城市生态河道设施配置规范》是杭州市针对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生态性、安全性、实用性出发,对城市生态河道的设施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应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和使用功能综合确定。推荐采用复式断面或梯形断面,保证过流能力的同时留有滩地空间。设计时需考虑不同水位下的景观效果,确保洪水期行洪安全,枯水期保持基本生态水量。
5.1 护岸工程
护岸形式宜采用生态型护岸,如生态袋护岸、植被混凝土护坡等。这些结构既能满足防洪需求,又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护岸材料选择应优先考虑本地植物和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2 生态湿地配置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河道沿线设置人工湿地。湿地面积应占河道总面积的10%以上,以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湿地植物种类应多样化,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7.1 步道系统
沿河步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材质应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步道应尽量避开重要生态节点,与周边绿化协调统一。步道沿线应设置休息座椅、观景平台等便民设施,方便市民休闲游憩。
9.1 管理维护
河道设施管理单位应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定期检查护岸稳定性、水质状况和植被生长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特别是汛期前后要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应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爱河护河意识。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关于河道设施配置的一些核心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