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的总体要求、水源保护、供水设施、水质保障、管理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
Title:Rural Drinking Water Project Improvement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251-2018《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规范》是杭州市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供水水源选择
标准要求优先选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因其水质相对稳定且受外界污染较少。当采用地表水时,需确保水源地周围无工业污染源,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污染。此外,水源水量应满足设计用水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富余量。
水质处理
对于浊度较高的原水,建议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等常规处理工艺。若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或微生物,则需要增加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等深度处理步骤。所有涉及的化学药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管网建设
农村饮水管网的设计应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尽量减少管道长度与埋深。主干管径的选择应根据远期规划确定最大流量值,同时预留一定扩展空间。接口部位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密封性和耐久性。此外,还应对管网定期巡查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等问题。
监测与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至关重要。每个集中式供水点都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出水口水质进行检验。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及相关维修保养信息,便于追溯查询。
用户教育
加强对村民关于安全用水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基本常识,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日常监督当中来,共同维护良好的饮水环境。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