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数据安全责任的总体要求、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监督保障机制。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在开展政务数据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落实。
Title: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 Part 2: Security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322.2—2020 数据资源管理 第2部分:政务数据安全责任》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为政务数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4.1 总则
这一部分强调了政务数据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规、最小必要、全程可控和技术保障等原则。这些原则要求在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交换、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内,确保数据活动符合法律法规,数据使用范围最小化,并且整个过程可监控、可追溯。
5.1 数据采集安全
在数据采集阶段,标准明确指出应建立数据采集管理制度,明确采集目的、范围、方式等内容。同时要求对数据来源进行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例如,在采集公民个人信息时,需获得个人同意并告知信息用途,不得超出约定范围采集数据。
6.1 数据存储安全
关于数据存储安全,标准提出要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设置访问权限控制机制。此外还建议建立数据灾难恢复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的数据丢失情况。
7.1 数据传输安全
对于数据传输环节,标准要求采取SSL/TLS协议等加密手段来保证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同时规定敏感数据必须经过脱敏处理后才能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并且要记录所有数据传输的日志以便审计追踪。
8.1 数据交换共享安全
当涉及到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时,标准特别强调了双方都应当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次交换行为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发起或接收数据请求。
9.1 数据销毁安全
最后,在数据不再需要继续保留的情况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销毁方法指导。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粉碎硬盘、磁盘等方式彻底清除残留信息;而对于电子文档,则推荐使用专业的数据擦除软件多次覆盖原有内容直至无法恢复为止。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较为详细的解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