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蛙综合种养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栽培、青蛙养殖、病虫害防治、投入品使用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稻蛙综合种养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Rice and Frog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821-2020《稻蛙综合种养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田与青蛙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规划: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良好的地块作为稻蛙综合种养基地。同时,应合理布局稻田与蛙池的位置关系,确保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而不互相干扰。
2. 基础设施建设:规定了稻田改造的具体要求,包括设置防逃设施、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及配置适宜的遮阴网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稻田环境对青蛙生存的适应性。
3. 品种选择与放养密度:推荐选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青蛙品种,并根据稻田面积确定合理的放养数量。通常情况下,每亩稻田可放养约500只青蛙幼苗。
4. 饲料投喂:强调以天然饵料为主,如昆虫、小型鱼类等,并辅以人工配合饲料。同时,需注意饲料的质量控制,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
5. 病害防治: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减少疾病发生率,例如引入天敌控制害虫数量。此外,还应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6. 收获与销售:明确了收获时间及方式的选择原则,建议在秋季气温下降前完成捕捞工作。对于产品销售,则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通过遵循此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稻蛙综合种养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