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抹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术语和定义、审评条件、审评程序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抹茶的感官审评及相关质量评定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Match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79-2020《抹茶审评技术规范》是浙江省针对抹茶品质评价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自发布以来为抹茶的生产、加工及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准备与取样方法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样品的取样方式,要求从同一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00克样品,并将其充分混合后分成两份,一份用于检测,另一份作为备查样本保存。这一规定确保了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同时强调了取样工具需保持清洁无异味,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检测结果。
感官审评项目及评分标准
感官审评是抹茶品质评估的重要环节,本标准对其进行了系统化描述。主要包括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五个方面。其中:
- 色泽:要求干茶呈现鲜绿色,冲泡后的茶汤应清澈明亮且颜色均匀。
- 香气:以清新自然的草香为主导,不得有焦糊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 滋味:口感醇厚爽滑,回味甘甜,不应有苦涩感或金属味。
- 汤色:冲泡后茶汤颜色应为浅绿至黄绿色之间,透明度高。
- 叶底:经冲泡后的叶片完整度较高,颜色一致且富有弹性。
每个项目的具体评分细则也在标准中有明确说明,总分为100分,其中色泽占20分,香气占25分,滋味占30分,汤色占15分,叶底占10分。
理化指标分析
理化指标部分涵盖了水分含量、总灰分、水浸出物等关键参数。例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6%,总灰分含量不超过8%。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抹茶的新鲜程度及其长期储存稳定性。此外,还特别提到重金属铅的最大允许限量为5mg/kg,农药残留量则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微生物安全要求
鉴于抹茶作为一种直接入口的产品,其微生物安全性至关重要。标准中提出了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以及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的具体限值。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促进了生产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
结论
综上所述,《抹茶审评技术规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推动我国抹茶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对于生产企业还是消费者而言,遵循该标准都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公平交易环境形成。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抹茶行业的良好秩序与发展前景。